簡體 | 繁體
 
網站首頁 集團簡介 黨的建設 政策法規 新聞中心 企業文化 群團工作 先進榜樣 信息公開 便民服務
您當前的位置 : 天津市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 先進榜樣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他的指揮下,貨叉變成了繡花針——記交通集團塘沽國際集裝箱運輸場機裝隊隊長張俊強
文章來源:工人日報發布時間:2022-04-08

  春季氣溫回暖,天津市交通集團所屬塘沽國際集裝箱運輸場內也忙得熱火朝天。對箱、趴杆、旋鎖、吊箱、落箱、開鎖、背杆後退……叉車司機“小馬”早上7點半就已經准時到崗,熟練地用叉車將鋼材等建築材料運往集裝箱。

  有趣的是,“小馬”師傅並不姓“馬”,他的本名叫張俊強,今年34歲,15年前從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來到天津打工。“大家叫我‘小馬’,是因為我乾活兒麻利,就像一匹奔跑的小馬。”張俊強樂呵呵地說。

  考慮到自己學歷低,張俊強打定主意學一門專業技術傍身,於是應聘進入天津市交通集團所屬塘沽國際集裝箱運輸場有限公司工作。“剛來時什麼都不會,只能從碼托盤做起”,張俊強說,是師父穆耕民反復鼓勵自己不要泄氣,“開叉車要一絲不苟,要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百倍的細心和誠心”。

  為了盡快掌握叉車駕駛技術,張俊強每天天不亮就提前來到堆場練習,晚上別人都回家後又主動留下來加練。3個月後,他終於能夠獨立操作叉車完成裝卸成托貨物和成托貨物的掏裝箱業務。

  幾年從業下來,張俊強也能像師父一樣開著叉車在堆場裡自由穿梭,粗壯的貨叉在他的指揮下變得像繡花針一樣靈活。起叉、背叉、落叉……完成這一套精准的集裝箱機械吊裝操作,張俊強只需要18秒,為船期爭取了時間,也為客戶提高了收益。

  “這些車在我手裡開得溜著呢!”指著堆場裡叉車、吊車、集裝箱正面起重機、集裝箱碼高機等各種車型,張俊強自信地告訴記者,自己目前已經取得叉車證、限流動式起重機證、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證、起重指揮證等多項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證書。

  憑借過硬的操作技術和細膩的心思,張俊強實現了15年安全生產零事故,成長為公司的機裝隊隊長,帶出了20多位徒弟。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叉車技術高超的“小馬”師傅,還經常請他去其他堆場做技術指導。

  愛思考的“小馬”師傅還總結出了一整套裝箱技術和要領,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同事:根據起落鏟的高度、背趴鏟的角度將貨物碼放整齊,從而保證不出現磕碰的前提下,將超出集裝箱長度的各類鋼材順利地裝箱;根據貨物的形狀、長度、重量和中心點位置決定所用機械。

  面對工作任務,“小馬”師傅總是特別嚴格。“叉車司機忙的時候每天要在車上待十七八個小時,內容很枯燥,但任務很繁重,安全操作是最重要的。”每天早晨例會時,張俊強都會不厭其煩地講解操作技巧,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嚴中有細,又是這位隊長的體貼之處。2017年7月,機裝隊接到一項裝箱任務,要在7天船期內完成龐大的出貨量,6個人的團隊好幾次加班到凌晨。有時早晨6點收車後,隊員們都回到休息室睡覺,忙了一夜的張俊強還不忘給大家准備好早餐。

  “‘馬隊’工作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處處衝在最前面。生活上很關心我們,冬天給我們准備棉手套,夏天給我們熬綠豆湯喝,比家人想得還周到。”隊員們發自內心地說。

  2022年1月18日,張俊強帶領隊員們冒著“四九”的低溫天氣,通過精准操作和密切配合,穩穩地將裝滿帳篷、口罩等防疫物資的集裝箱抓到運輸車上。

  車外冰天雪地,冷風刺骨,車內的司機們卻忙出了汗。經過3小時的奮戰,3臺運輸車的吊裝任務圓滿完成,這些防疫物資也被第一時間運送到了天津津南區疫情防控一線。

  2020年11月24日,這是一個讓張俊強終生難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他被授予了“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我是農民工,也是一名很普通的叉車司機,很榮幸能夠獲得這麼高的榮譽。”“小馬”師傅激動地說,公司不僅培養了自己的技術,還提供了“家”一樣的歸屬感,榮譽將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地練好本領,加倍成長。

  (《工人日報》(2022-03-25 07版) 

  本報記者 張璽 本報通訊員 程志會 秦思)

 
友情鏈接:學習強國平臺  交通運輸部  北方網  天津文明網  
天津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津ICP備05011047號-2  技術支持:津雲


天津交通集團官方微信

天津交通集團工會官方微信